不少人看展是为了去拍照的,兴逼逼的买了票,约上心仪的姑娘或者小伙子,带上相机,哼哧哼哧跑过去一看,画展、摄影展、文物展,你准备拍什么?拍个展品目录?
所以,约展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展品的类型,要么你就好好的去欣赏艺术,要么你就选个灯光美气氛佳的展好好撩妹子,阿不,那个,好好拍照片。
我说拍照最好看的是装置艺术展,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装置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着重于观众如何体验作品、追求为观众提供强烈体验,简单的讲,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如果你没看明白,那只要理解下面这一句就行了:好看好拍还好玩。
比如《生声不息》的《雾》这个作品,整个展览区域都是机器造的雾,还有声光影,胆小的姑娘走进去还会害怕,这,你看懂了吗?因为看不清,拍照很好看;因为光很暗,可以牵着走。
↑《生声不息》, 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2017.9.2-11.12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
同样注重体验拍照好看的展是新媒体艺术展,新媒体艺术作品通常侧重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表现作品主题。镜子、投影仪、电子大屏是常常被使用的工具,这些工具简直就是灯光美气氛佳的代名词啊,平常上哪儿找那么大的镜子、那么宽广的投影仪和不放广告的电子大屏啊。
↑ 《透明的声音》, 2017.5.8-7.30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
↑ Lucas Samaras,Room No.2 or Mirror Room, 1966
即将开始展览的艺术家黑川良一,就是比较典型的新媒体艺术家,同样都是程序猿,一般的程序猿用代码写程序,文艺的程序猿用代码“写”声音和图像。黑川良一就是一个“代码很牛”的程序猿,特别擅长用电子数码技术来表达声音与影像,即将展出的作品,就是他“写”出来的宇宙星辰。
如果没有装置艺术展也没有新媒体艺术展,那么,雕塑展也是可以拍照的一类。
比如我,尤其喜欢和雕塑作品“切磋”。如果你看到一个在展厅里学雕塑的造型,连表情都学的非常像,而且长的稍微有点(原来写的是“非常”,想想还是要脸,改了)好看的人,就有可能是我。注意,拍照绝不和雕塑有接触,什么骑上去啊、摸一把啊这种近乎流氓的行为,我是不会做的。
遇上这样的作品,搞不好我能出一整套。科科(蔡志松,《故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