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须知
嘉宾:常光希
时间:2018/01/07 周日 14:00-16:0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二楼多功能厅
地址: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从塘子泾路口入)

活动详情
“怀里有你紧拥的温度,眼里有你微笑和痛哭,心里有你说过的故事,梦里你在回家的路…”小小孩童沉香,穿越千山万水,历经磨难重重,在“想你的365天”旋律中最终盼得和母亲的重逢。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是美影厂在经历了市场化转型,人才流失等困境,沉寂十二年后投入制作的首部影院片,从打磨剧本到招募人才,再到最终投入创作一共经历了四年的时间,影片在保留美影厂制作水准的同时,充分吸收和融合了市场化、国际化的特点,最终成就了一代人心中不灭的经典。

《宝莲灯》的导演常光希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当年的美影厂急需补充动画人才与学校实施了“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和同学们就完成了从美术基础到动画基础、原画基础的学习,第二年下半学期直接进入毕业设计,在班主任兼导演张松林的带领下,30位学生集体创作了毕业设计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这部动画也在当时直接作为一部正式的作品面向观众放映。“我们那时候很好学,一步一步从基础学起,在这么短而紧凑的时间里,掌握了基本的原画技巧,为进入美影厂打下了扎实的动画基础”常光希回忆道。

在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常光希被分配到《大闹天宫》制作组。作为动画师,他毫不马虎“做动画不仅要把原画的动作连起来,也要把其精神、特色连起来”。凭借出色的动画,进入美影厂不到两年,被提拔为原画,担任《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画设计。原画师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在这期间他为钱运达,严定宪,王树忱等众多导演做动画设计,积累了不同风格的原画经验。在成为导演后,扎实的原画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信心,第一部导演的作品是和阿达合作的《蝴蝶泉》,随后和林文肖联合导演了《夹子救鹿》,并独立导演了《奇异的蒙古马》这部对于当时的制作条件而言极具挑战性的写实主义动画电影。

《宝莲灯》诞生之前,美影厂因长期受市场化的冲击,已沉寂许久,特别是继《金猴降妖》之后十三年再未拍过影院长片。为此,厂里决定集中全力投拍一部高水准的影院大片,再创美影辉煌。这个导演的重任就落在了常光希肩上。在谈到题材的选择,常光希回忆道“动画演绎神话需要故事内容有一定的丰富性以及可把控性,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符合动画的特性,如阴阳界的设定、神仙元素、亲情元素等”。《宝莲灯》的剧本,常光希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打磨,并且在随后的创作过程中,带领他的创作团队回归到50-80年代美影厂“关起门来,沉浸式制作”的状态,每天研熟剧本、揣摩人物、讨论细节与节奏的处理,扭转当时的动画人在市场冲击下做动画的“加工片”心态,重拾被市场化冲淡的创新精神和纯粹的创作氛围。

然而常光希也深谙时代背景的差异,在对影片质量严格把控的同时,也努力做到与国际接轨,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要学习国际动画制作的先进理念,为中国传统动画开一条新路”。与以往美影动画片不同的是,《宝莲灯》用了多首主题曲请当红流行歌手演唱。此外,配音方面使用了先期对白的方式,以往的影片多是先将动画制作出来,而后送到译制厂进行配音,《宝莲灯》则是先配音,后制作,创作团队依据配音者的语气、表情、口型等进行动画设计,虽然加大了制作难度,但整个团队“迎难而上”。配音则是邀请了当时知名的演员,如姜文,陈佩斯,徐帆等,他们都对这部酝酿中的影片表示大力支持,不计报酬地投入到配音工作中。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数人被片中美轮美奂的景致,动人的背景音乐以及演员们的精彩配音牵引着情绪,和沉香一起踏上寻母之路;被他的坚强和勇气点燃着信心,为母子二人历经千辛万苦的最终重逢而泪目。

常光希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在美影厂,厂长特伟说过的关于动画创作的两条准则“我不模仿别人,我不重复自己”。一直以来,美影厂秉持着这两条准则,将中国漫画和动画紧密结合,从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到“探民族之路”的《小蝌蚪找妈妈》,再到《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众多享誉中外的经典,几代动画人始终追求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与卡通这个舶来品进行融合和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使那个时代的中国动画焕发出长足的生机。一代美影人秉持着对中国动画事业的热忱,共同铸就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精魂。

关于嘉宾
常光希,动画片导演、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进入美影厂先后参与了三十余部动画片的创作。早期代表作有:《没头脑和不高兴》(毕业设计);《大闹天宫》(动画);《草原英雄小姐妹》、《哪吒闹海》、《鹿铃》(原画);《雪孩子》、《不怕冷的大衣》、《白色的蛋》(造型设计)。以上影片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八十年代起担任导演,代表作有:《蝴蝶泉》(与阿达合导):获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夹子救鹿》(和林文肖合导):获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童牛奖、印度库塔科国际儿童节短片“金象奖”;《奇异的蒙古马》:获广电部优秀美术片奖、首届全国影视动画展播导演奖;《区寄斗贼》(自古英雄出少年):获政府华表奖;《宝莲灯》: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政府华表奖、童牛奖“导演评委奖”、首届中国动画奖“导演奖”、阿根廷马德拉塔国际电影节“甜蜜梦幻奖”;《回想》:中国电影金鸡奖。2000年获上海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退休后曾任吉林动画学院教授、副院长,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
2016年推出的“上海制造:那些年的美术电影”系列讲座,邀请五位曾经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同部门任职的“幕后老法师”和大家一起追溯中国美术电影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黄金时代,活动吸引众多公众参与,饱受赞扬。
上海制造系列将于10月至明年持续推出7场活动,以中国经典美术电影的创作背景、细节、国际交流等角度为切入点,再现台前幕后的工作故事,重温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史和跨越几代人心中抹不去的梦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