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须知
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
策划:王寅
主持:胡续冬
时间:2017年09月17日 周日 14:3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五楼多功能厅(世博大道1929号,从塘子泾路口入)
交通:13号线世博大道站4号口出


活动详情
▍关于诗人
马克西姆·阿梅林,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诗歌研究者、出版人。1970年出生于俄罗斯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库尔斯克,毕业于库尔斯克商学院,曾在苏联军队服役,并在莫斯科的高尔基文学院学习深造,1991年起在莫斯科生活。1995至2007年间主笔Symposium出版社,目前是俄罗斯PEN-Club和文学翻译协会会员,OGI出版社总编。阿梅林也备受文学类奖项的青睐,包括1998年的“反布克奖”、1998年和2015年两度获得Novyi Mir杂志大奖、2004年“Anthologia”诗歌奖、2004年和2012年两度获得The Moscow Reckoning Award、2010年Znamia杂志大奖、2012年的“伊万·布宁奖”、2013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奖”、2014年“Globe”奖和2017年“诗人”俄罗斯国家奖。他曾于2004和2011年两度在俄罗斯年度最佳书籍国家大奖上荣获“最佳诗歌”。他还于2011年收获了“最佳编辑”评选出的“年度书籍人物”。

 

▍诗歌选读

“我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我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在充满生机的大海死气沉沉的海滨,
海浪之上青铜色的天空在叹息,
因为诺托斯和玻瑞阿斯[1]相互争斗,
触动了空中的风铃,
那里时而酷暑,时而严寒,从未有过——温暖[2]。

金黄色,玫瑰色和青绿色的晚霞,
对脆弱的瞳孔十分有益,
还有银河给我庇护,让我远离疾病,
让我神志安宁,我敏锐的听觉
一点也不害怕大海深处的轰鸣,
它虽然涛声喧哗但却和谐动听。

从童年时起它的每一声回响我都熟悉,
我是少有的通晓两种语言的人,
人类翻遍词典尽情铺展的
词汇都无法表达的旨趣,
天国的语言,稍加改变,
就能用歌唱的声调,将其呈现。

那我还剩下什么?——在大地上
这艰深的语言模糊不清,我的声音在空谷中
响起,虽已失去本意,——一半自救,一半
活着,为那些有相似天性的居民,
为游弋的鸟儿或者飞翔的鱼儿,
在自己的房子里孤独地与时间为邻。

[1]诺托斯和玻瑞阿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北风和南风。——原注
[2]按照基督教观念,受重视的是极端的状态:酷暑与严寒,而非均衡的温暖。——原注

 

“每个平常的日子,除去休息日和节假日”

每个平常的日子,除去休息日和节假日,
走出家门去往城市的中心
实在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那里尽是难以忍受的轧轧声,吱吱声,嘶哑声,
尖叫声和哗啦声,它们不停地抓挠和撕碎

耳膜,地铁车厢以疯狂的速度
习惯性地载着我经过那个地方,
在汽车制造厂站和巴维列茨站[8]
之间,我的好友被炸成了碎片
他不是我最亲近的人,却是难觅的好人,

他安静,顾家,酷爱世界各地的美酒,
他是狂热的藏书家,每个戈比都是诚实的
劳动所得,波利亚·格里博杰尔
(活着的人们,祈祷时请提及他的名字!)
公元二零零四年二月六日,

周五,八点三十二分,
早高峰时他在赶着上班的路上,
这可怜的家伙,还差五十四天
就满四十三岁,却在生命的如日中天
(噢,因荒谬的偶然!)注定死于非命,

我的脑子里时而出现愤怒的诅咒:
“那些不眨眼就发布可怕命令的人,和那些,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依然去执行的人,
你们将不得安宁,无论在这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无论在炽热的床头,还是冰冷的墓地,

你们的身体将无法安睡,内心将接受加倍的惩罚!”
时而是谦恭的思想——人类的智力
无法领会上天神秘的意志,
以尘世的标准接近它毫无意义,
凡人的诞生,生命和终结都在创世主的

掌控之中,他召回所有蒙福之人:
“我爱的人,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时而又是不安的预感,如果
共同事业的哲人[9]是正确的,那么
未来的复活将需要准确的数字,

可以用这数字,来反驳别的思想家[10]
痛苦的词语,奥斯维辛和古拉格之后,血腥的
革命和战争之后,广岛、巴格达
和纽约之后,诗歌可能还会有,但它会是
什么样?——谁知道,——也许,就是这样。

[8]汽车制造厂站和巴维列茨站皆为莫斯科的地铁站名。——译者注
[9]尼古拉·费奥多罗夫(1828-1903),俄罗斯哲学家,航天学家,著有《共同事业的哲学》,该书论证了人类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先辈复活,为此需要复活者的准确数据。——原注
[10]译者注:指奥地利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他曾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译者注

 

“比复杂的更复杂,比简单的更简单”

比复杂的更复杂,比简单的更简单,
时而动作迟笨,时而伶俐活泼,
堆叠成山,突入密林,
篝火猛烈的火舌
甜蜜地旋舞,嘲弄地摆动
从悬崖上快速地崩塌
又完整地站起,似乎
从未发生过什么,牢固而又通透,
她无所不知,却又一无所知,
只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切。

以攻击威慑邻邦,
把和平赐给远方的国家,
诺亚方舟托起的她
在波涛之上云海之下,
展开宽阔的双翼[14],
那些关于未来、现在和过去的讯息
试图转变成一切存在的
充满诱惑的血与肉,
因为在各种各样的面孔和身影中
上帝最爱的是正直的她[15]。

[14]双翼,类似俄罗斯的国徽。——原注
[15]诗到结尾处也没有表明,这个“她”是谁?诗歌抑或是俄罗斯,或者其它什么?——原注

 

登八达岭长城

“谁没登过长城,
谁就不是好汉”,——
我登过长城,而今完全
可以称自己为好汉,
尽管我只是个外国人。

这蛇形的链条
和那可以穿过的烽火塔,
它的形状让一些人得到安宁,
但,对另一些人却是威慑和恐惧
就像朝胸口猛的一击

我们有斧砍木桩铸就的工事[19],
可她的姊妹更老,更长,更坚固,
她越过群山的山脊,
那里并未封锁
从山谷到山顶[20]的路径,

绵延数千公里
沿着整个中华的大地,
让亵渎神灵的人无法通行,
使土地脱离
野蛮、异族和拥挤。

我站在长城上,
意识到自己的微弱,
我不过是天地间一个小点,
我触摸着长长的蛇形石墙
可我并不害怕,也许。

[19]斧砍木桩铸就的工事——俄罗斯14-17世纪为抵御游牧民族修筑的防御工事,用斧头砍下树桩筑成,因此,现在仅剩下土堤、沟壕和基座。从布良斯克至东西伯利亚各城市总长约7千公里。——原注
[20]山谷喻指尘世,山顶喻指天国。——译者注

*诗歌翻译: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