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请关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讲座《 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植物人艺术唤醒作为开端 》,与吴超面对面沟通《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
植物人,医学称为意识障碍患者,是重大医学难题。虽然是意识障碍,但现在在医院能看到的治疗方法都是物理的,比如电刺激、磁刺激、按摩、针灸等,和“唤醒意识”有关的,大概就只有亲情唤醒吧,亲人们通过声音、样子来刺激植物人的大脑,触动植物人的情绪,来达到唤醒治疗的目的。
将视听艺术和植物人唤醒治疗相结合。

吴超,一名擅长制作影像和动画的艺术家,接触到的第一个植物人是一名热爱工作的交警,已经在医院滞留两年多,物理治疗只能维持他的基本生命,且费用昂贵。“如果能用他喜爱的方法,还原他喜欢的工作场景和他的家庭画面,那该有多好。”这让她开始思考将艺术融合在对植物人的“唤醒治疗”中。

当了解到即便是植物人,他们的大脑也是仍在运转,脑中对影像的反映和正常人是一样的时候,吴超更加坚定的想尝试艺术唤醒这个治疗方法,“我作为一个视听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也许可以联合心理学、哲学、宗教等这些人文学科,对人的情感和记忆做出治疗方案,弥补纯医学的缺陷。”
2014年9月,吴超和她的老公夏维伦正式发起“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
第一个唤醒的病例,叫美美,19岁,车祸,紧急抢救之后生命指征逐渐趋于平稳,然而,对周围事物没有任何反应。吴超了解了美美的日常生活和喜好之后,为美美做了一段音频,包含了妈妈喊她起床、喊她吃饭的声音、狗的叫声、朋友呼唤她的声音、最爱的明星唱歌的声音等等,来最大限度的追寻美美的情感记忆。
美美为了减肥,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饭,妈妈经常要在门外喊她吃饭。为了逼真,吴超躺在美美的床上,让妈妈在外面敲门,一遍遍地喊:“美美,吃饭啦”。还要录妈妈在厨房走来走去的脚步声。声音也做成立体的,有由远至近的层次感。
护士把这段音频给美美听,有好几次看到美美留下眼泪。

2015年1月1日,医生正式判定美美醒来,虽然只能微微抬起右手,但这对大家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吴超和夏维伦没有停止努力,他们带美美最爱的狗Caby让她抚摸,发动艺术圈的朋友进行义卖筹款,甚至还为美美做了一个人生回顾展。

美美逐渐恢复,现在可以和人打字聊天,能做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且在重新学习走路。
在研究了大部分个性案例之后,吴超总结了一套共性化唤醒视听作品。

- 激发能量:吴超只做了第一个视听唤醒作品《激发能量》,通过鲜亮的颜色、快速生长的职务、跳跃的动物,搭配极具节奏感的鼓点、打击乐,从心理学和情感上激发人积极向上和本能的欲望。
- 激发欲望:《食欲》制作了进食不同食品的画面,同时把盐、醋、辣椒等调料涂在植物人的舌头上,以刺激他们的味觉;以画面和声音,从性欲角度刺激植物人,激发她们的性欲望。
- 促进行动:《英雄重生》和《互动乐趣》通过视听传输重生的信念,促进植物人和视听作品的互动。
- 恢复平静:经过了激发能量、激发欲望和促进行动,最后通过《安宁》和《濒死体验》这样的作品,让接受治疗的植物人恢复平静。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自2014年开始至今,串联医学、科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宗教和艺术,构建生命力研究共同体。共同探讨人类最精微的意识问题,希望呈现出一种“文明的整体性”,一个没有学科偏见的意识光谱。个性化唤醒方案成功唤醒了3位植物人患者,共性化唤醒方案目前有2家合作医院建立了艺术唤醒室,让100多位患者受益。明年,已有北京、杭州等地多家医院希望建立艺术唤醒室。
吴超表示,未来或将建成一个植物人视听唤醒资料库,病确立了一个长期的工作支架——《生命观测与猜想》。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讲座《 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以植物人艺术唤醒作为开端 》,与吴超面对面沟通《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